战争这事不是闹着玩的,一旦打起来,国家得靠动员能力来支撑前线。朝鲜、俄罗斯和中国这三个国家,在战时动员上都有自己的特点,尤其是人口和后备力量的规模,直接决定能拉出多少人上阵。 先说朝鲜。朝鲜总人口也就2500万左右,现役军队有130万,是全球第四大常备军。但战时动员潜力不小,据韩国情报和美国评估,朝鲜能快速动员500万工农赤卫军,这部分人主要是后备力量,包括准军事组织。 工农赤卫军有500万到700万规模,平时训练简单,战时负责后勤、守卫和辅助作战。朝鲜的预备役是50万,其中陆军40万、空军10万,但总动员时能把民兵和赤卫队拉进去,达到500万。2024年10月,朝鲜声称140万青年报名参军,针对韩国无人机事件,显示他们的动员号召力强。 朝鲜体制高度集中,动员速度快,但装备落后,主要是靠人数堆。国际报告说,朝鲜军队占人口比例高,30%国民有军事训练背景,这在小国里算顶尖了。不过,粮食短缺和经济压力,让这种动员可持续性成问题。 俄罗斯呢,人口1.4亿,现役军队刚扩到150万,2024年9月普京下令总武装力量到238万。俄罗斯的动员储备据乌克兰情报和俄罗斯官员说,有500万训练过的预备役,这些人服过役,有军事经验。总体动员潜力20万,主要是前士兵和合同兵。 2022年俄乌冲突时,动员30万,后来每月增兵8-9千,现在军队每月增长靠志愿兵和征召。俄罗斯继承苏联遗产,预备役体系完整,能在短期内拉出500万,但实际操作看,2022年动员暴露问题,像后勤乱、逃兵多。 俄罗斯官员2025年说,动员储备20万,其中500万有训练,能快速转为作战力。比起朝鲜,俄罗斯装备先进,核力量强,但人口老龄化和经济制裁,让大规模动员吃力。乌克兰军方评估,俄罗斯总潜力巨大,但实际用兵谨慎,避免全动员。
中国人口14亿,现役军队200万,是全球最大陆军。战时动员能力,从历史到现在,都远超朝鲜和俄罗斯。1958年,全国人口6.6亿,动员2.2亿民兵,组建5000多个民兵师,每三人中一人有训练。 那时新中国刚成立,经历抗日和解放战争,民众响应高。民兵是辅助力量,平时生产,战时作战。到1961年,调整规模,减少几千万,适应经济。但民兵体系保留,参与1962年中印冲突和1979年对越作战。 改革开放后,中国国防动员转向现代化。1983年,第一支预备役部队组建,1984年写入兵役法。预备役部队平时双重领导,战时转现役。1990年代,扩展到炮兵、工程兵等军种。2016年改革,预备役规模精简,专业化强。 2020年7月,预备役纳入中央军委统一领导,提升效率。官方数据,预备役规模约180万到200万,但专家估算,到2027年达730万,包括退役军人和专业储备。
除了预备役,还有民兵。民兵是国防动员核心,2024年国防白皮书说,基干民兵800万,常备在编。民兵分基干和普通,基干有训练,普通是大众储备。总后备力量,结合预备役和民兵,超过1000万。国防动员法2010年规定,储备预备役人员规模适度,结构科学。战时,国务院和军委决定动员方式,预备役按专业对口编入部队。 中国动员优势在人口基数和组织度。14亿人,退役军人几千万,大学生军训覆盖广。信息化战争下,中国不靠人海战术,转向高素质储备。预备役包括技术兵种,如网络和无人机操作。企业设民兵队,2023年16家大公司建志愿军,平时应急,战时支援。海上民兵,在南海活跃,渔船辅助海军。 比较起来,朝鲜500万是总人口20%,比例高,但绝对数小。俄罗斯500万是人口3.5%,经验丰富,但动员意愿低。中国呢,保守说1000万,占人口0.7%,但潜力无限。历史证明,抗日时540万军队,抗美援朝志愿军百万。 现代,中国经济强,后勤保障好,动员不只人数,还包括工业转化。国防白皮书强调,应急应战一体化,平时建战时用。
当然,动员不是光看数字。朝鲜靠意识形态,俄罗斯靠合同,中国靠体系和法律。战时,中国能动员多少?专家说,短期几百万,长期上亿,但实际看需求。台海或边境冲突,预备役和民兵先上,避免全动员。2024年报告,中国国防动员转向战备,储备资源,确保快速转化。
俄罗斯在乌克兰用兵,暴露动员短板,像志愿兵薪水高到500万卢布年薪,吸引中产。但中国不同,靠义务和储备,不需高薪。朝鲜动员靠宣传,140万报名是例子,但真实性待考。 中国优势在融合军民。国防动员包括经济动员,工厂转产武器。白皮书说,加强后备力量,深化民兵改革。规模虽精简,但战斗力升。比起1958年2.2亿,现在800万民兵更专业。
最后,战时中国能有多少人挺身而出?保守估算,预备役700万加民兵800万,总1500万以上。加上新征兵,短期超2000万。但关键是质量,不是数量。信息化时代,高科技战士需求大,中国教育水平高,储备人才多。这比朝鲜和俄罗斯强多了。总之荣耀配资,这个能力是国家底气,但希望永不用上。
盛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